如果现在你的面前有一个落魄、失意的音乐才子,你会如何鼓励他呢?
你会不会说:你去直播,做网红啊!
在前不久上映的《解忧杂货店》电影里,三个少年就是这么干净利落地回信的。
而当这封信,穿越时光到了九十年代的小镇青年的手上,他的反应是: 啥?网红?
的确,网红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烙印的,它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。
随着互联网的媒介崛起,这批人也借助互联网平台而走红,成为网络红人,即网红。
他们往往具有一定的社交资产,有大批粉丝关注,难怪有人说,网红就是意见领袖披了互联网的外衣。甚至其中很多人还能借此获得收入来源和不菲的价值资产。
主播网红、美妆达人、时尚博主、美食网红……他们成长为某一特定领域的KOL,通过与粉丝的互动及自身影响力,传播某一类价值观,或者把粉丝转化为购买力。
KOL——Key Opinion Leader,即关键意见领袖,指的是在行业内有话语权的人。
网红一经崛起,就迅速吸引了社会的关注。人们评价他们仿佛有从同一条整容流水线上下来的“网红脸”,评价他们的“生财之道”……
他们有的坐拥百万粉丝,甚至一些明星都望尘莫及。
“每个人都能在15分钟内出名,每个人都能够出名15分钟。”
这个著名的15分钟定律,是艺术家、波普艺术大师安迪·沃霍尔在数十年前提出的预言,在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,被诠释得淋漓尽致。
当然,其中不乏有人不仅打破了“15分钟定律”,而且还摇身一变,成了明星,比如“集美貌与才华为一身的”papi酱。
比如与郑恺组cp的时尚博主程晓玥,明星与网红的组合,赚足了话题关注度,如今虽已分手,但是“郑恺前女友”这个身份怕是去不掉了。
网红经济的影响力早已波及互联网的每个角落,网红营销也不再是营销界的新名词,许多行业都尝试采用网红营销的方式,进行品牌推广。
很多人提到网红营销会觉得low到爆了,其实笔者认为不尽然。不是所有的网红都是露沟、发嗲、炫富这一卦的,更多的网红擅于进行高情商的互动性内容生产,还有网红进行知识、内容的输出。
不管你承不承认,这些借着互联网的态势野蛮生长的网红们正在创造新的价值链体系。
当然,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网红营销。在选择网红营销前,要对自己的品牌有非常清晰明确的定位,以免对品牌造成打击,影响在用户心中的品牌定位。比如奢侈品行业。
2017年各大短视频平台涌现,网红更是呈井喷式发展,利用网红做营销的企业十之**获得了预计的关注度。2018年品牌企业如果再不跟上,到2019年,网红营销还能收割的红利将所剩无几。low不low不重要,抓住机会才重要!
那么,企业该如何开展网红营销呢?
01 选择有一定粉丝量的网红
网红网红,没有粉丝基础就谈不上“红”,最起码在你的品牌发布相关消息的时候,网红名字就能成为一个关注点。你总不想被用户说“什么什么,这是谁?”吧~
02 粉丝的参与度
上面之所以提到的是“一定量”的粉丝,就代表粉丝数量不是以多取胜、越多越好的。对网红营销来说,网红的粉丝量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,你还需要关注粉丝的参与度与粉丝粘性。
通常情况下,当网红的粉丝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,粉丝的参与度会出现下滑趋势。简单来说,大家都是吃瓜群众。
所以,不是一个人的微博粉丝多,Ta就是网红;不是直播间的在线观看人数突破十万,这个直播网红就能给代言的品牌赚钱。不要被网红的粉丝量糊弄住,只有拥有参与度高的粉丝的网红,才有可能具备商业转化价值。
03 用户与粉丝的匹配度
充分考查你选择的网红的自身特点、属性和能力,Ta的粉丝群体主要是哪类人,男性多还是女性多,年龄和职业特点是什么,主要分布在哪里,需求又是什么……
如今垂直领域的网红越来越多,也是最被营销专家们看好的网红类别,他们的粉丝受众也大都是垂直的,年龄、性别、阶层、爱好,都更有稳定性、群聚性,可以说只要品牌选对了垂直网红,营销效果就会事半功倍。